2022年已經過半,一汽-大眾以出類拔萃的體系能力,以令合作伙伴驚嘆、令同行敬佩的沖勁出色地完成了上半年的任務。
7月中旬,“2022眾心同行——一汽-大眾總部體系采訪活動”走近了一汽-大眾總部的規劃部和預批量中心等部門,從不同側面更深刻地感知:一汽-大眾這個“常勝將軍”的背后,是每一個優秀體系的強力支撐,這是其成功的內因,也是答案。
“根基”的功力:一汽-大眾在他們手中“做大”
走近一汽-大眾規劃部,才會見識到這個部門之于一汽-大眾的“根基”意義。
一汽-大眾從1991年成立至今已經31年,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增加,企業進入了快速增長期。眾所周知,除長春基地外,他們已經完成了在成都、佛山、天津、青島共五大基地、270萬輛的產能布局,而所有這些工廠建設、產能布局的設計、實現,就是一汽-大眾規劃部門的職責所在。
“我們叫規劃部,最早就是從‘產能規劃’來的,其實我們規劃部的業務范疇遠不止這些?!耙黄?大眾規劃總監余文超說,規劃部的業務分布貫穿于產品的全生命周期。具體地說,五大基地的工廠怎么分布、怎么選址、多大的產能、產品怎樣布置、要建多大規模的生產線,工藝路線怎樣設置,還有車型SOP之后生產效率的提升等等都是規劃部的份內工作,這樣的廣度和深度足以刷新很多外行對”規劃部“的認知。
生產效率的提升也是規劃部牽頭主抓的工作,在近幾年中,一汽-大眾生產效率提升了36%,位于大眾整個康采恩體系的前列。在整個大眾康采恩體系中,A級轎車生產效率排在前十名的,一汽-大眾就占了8個,并且包攬前6名;A級的SUV前十名里,一汽-大眾同樣占了8個,前4名也都屬于一汽-大眾的車型;B級轎車前五名里一汽-大眾占了4個,包括第一和第二。
效率的大幅提升來自持續的優化改善。比如總裝線自動化率低是整個行業的普遍現狀,一汽-大眾規劃部門把總裝的自動化率提升列為未來研發的重點。在現場,技術人員展示了他們開發的“裝配島式總裝生產模式”,以奧迪A6L總裝線前端分裝線為例,目前是純手工裝配,單班11個人,三班一共33個人,將來采用“裝配島式總裝生產模式”,僅需一人進行線邊上件,而裝配過程實現全自動化,不僅減少手工裝配人員,還能實現生產面積50%的節約。
“過去的31年,規劃對一汽-大眾最大的貢獻就是把一汽-大眾做大了“,余文超總監總結說。
這個“做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產能的擴大,”我們用了十幾年的時間,完成了從15萬到270萬的產能布局,從最初長春基地的15萬輛產能,到長春二廠的建成擴產,然后走出去先后在成都,佛山建廠,而后又新增了青島和天津兩個產地共60萬輛的產能,2018年,一汽-大眾產能達到了270萬輛。其中,在一汽-大眾面向新能源轉型的戰略定位中,佛山工廠是首個從傳統燃油車向新能源車轉型的基地,目前具備30萬輛的新能源產能。
第二是指產品線的做大,一汽-大眾從最開始的捷達單一產品擴展到目前的三大品牌,數十款產品,正是這種產能、產品線的不斷擴大,有競爭力新產品的不斷補強,才成就了一汽-大眾市場第一的行業地位。
余文超總監說,目前,他們正致力于打造不可替代的制造技術能力,”就是要把一汽-大眾生產制造領域做到最強。同樣一款車,我們能用最快的爬坡速度,最低的成本,最好的質量在我們的工廠里生產出來,去投放市場,真正形成一汽-大眾不可替代的優勢?!?/p>
“橋梁”的保障:讓研發和生產緊密聯動
一款新車型從策劃到量產,再到市場投放,需要研發、采購、生產、銷售等各個體系的緊密配合。隨著一汽-大眾快速發展,特別是隨著五地六廠的先后布局,新產品不斷增多,企業進行快速發展期,對生產啟動這項涉及很多部門的任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預批量中心就是在這個進程中成立的,成功地構建起一套從研發到生產端的閉環業務機制,目的就是成為銜接研發和生產的一座橋梁,保障產品的設計和生產過程能夠緊密聯動。
預批量中心這座“橋梁”的兩端,一端面向生產,通過生產過程優化,包括工藝、設備等的優化,保障新產品能夠按照工藝要求順利投產;另一端面向設計研發,將生產過程中的經驗導入到產品設計中,支撐產品設計的持續性改進。
生產啟動階段是很復雜的,從沖、焊、涂、總到外購件,一方面將產品設計在工藝過程中充分驗證,提高產品設計成熟度,另一方面對生產過程中的工藝及設備,零件和總成尺寸進行持續性優化,保證產品設計在實車上的充分體現?!叭昵暗纳a啟動,主要的問題都還是內飾外飾各部件匹配這樣的問題,現在我們預批量中心會在前期把這些問題解決掉,再一直跟蹤到生產穩定、達到最優的狀態,我們叫‘扶上馬,送一程’?!眲h說,迄今為止,預批量中心一共完成了82個新產品項目的生產啟動工作,保證生產按時啟動已經不再是難題,現在需要更多地考慮的是如何優化效率?!拔覀內缃褚呀泴I務拓展至樣車試制、可裝配性分析檢查等領域,并具備了獨立開展業務的專業能力?!?/p>
作為從數據到實車之間銜接的重要一環,預批量中心在樣車試制上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他們從2012年開始,相繼完成了PQ平臺及MQB平臺相關車型試制,目前正在開展基于MEB平臺最新架構的車型生產,試制車型范圍實現了從自主開發車型,向引進車型和lead車型的突破。比如VW413項目,這是由德國大眾負責開發,一汽-大眾預批量中心開展試制的,試制樣車已經出口到德國及其他大眾集團子公司,用于試驗驗證?!斑@是大眾集團在中國深化本土化研發的行動,也是一汽-大眾研發能力升級、積極參與大眾集團全球分工的縮影?!眲h說。
“智慧”的未來,全體系數智化轉型升級在路上
從2021年開始,一汽-大眾在全公司范圍內啟動全體系的數智化轉型,精簡傳統業務組織機構,培養數字化人才,多個數字化項目落地,大眾、奧迪全系產品將交付周期縮短近30%。
對規劃部門來說,在數智化轉型的關鍵期,他們擔負著用領先的制造技術,打造精益化、柔性化、數字化、協同一致的工廠,持續提升全領域生產效率, 引領行業綠色發展的重任,正在通過提升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發掘企業新的提升潛力。
目前正在推進的“智慧工廠”打造上,規劃部門在一汽-大眾五大基地每個工廠選擇了一個先導車間,比如沖壓的先導車間在天津基地,焊裝的先導車間在長春基地,而成都是智慧園區的先導車間……“我們把所有要驗證的數字化的技術,在這些先導車間進行驗證,沒有問題了,再快速的向五大基地去推廣?!庇辔某偙O說,他們根據智慧工廠的迭代戰略,依托今年在五大先導車間的試點項目,制定了2023年到2025年為期三年的全面推廣規劃。
在一汽-大眾數字化轉型的大戰略里,預批量中心的數字化也在快速推進中。他們成立了預批量中心數字化工作室,組建了7個數字化戰隊,聚焦于業務痛點優化、用戶體驗提升、價值創造,開發完成多項數字化子系統并在實際業務中投入應用。
“每個流程都承擔起自己的本職職責,除了做數據優化、數據質量提升等等這些工作之外,根據自己部門的一些特點,也在做業務數字化?!眲h部長說,我們現在部門內有7支數字化戰隊,每個戰隊都是根據自身業務、戰略發展制定的目標、任務,也都是支撐未來的新業務發展所需要的項目?!邦A批量中心數字化戰隊中有一個問題管理系統數字化項目已經接近在公司層面立項了,該項目一旦完成,能夠實現整個預批量階段和批量階段質量問題的貫通式管理?!?/p>
2022年,是一汽-大眾“眾志”之年 ,這是他們眾心同行、迎難而上、乘勢勇為、志在必得的進取態度,正如一汽-大眾董事、總經理潘占福所強調的那樣,他們將繼續深化數智化轉型,保證數智化轉型項目開花結果。他們會繼續以用戶為中心,以創新為驅動,以數智化為關鍵手段,繼續奮斗奮進、不斷超越進取,譜寫高質量發展的嶄新篇章。
一汽-大眾供稿供圖